前言:
假期回来,相信很多朋友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了。别着急,在此之前需要“查漏补缺”,补足自身交易的“漏洞”,来更好应对接下来错综复杂的市场。
在短线交易这个圈子,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“知易行难,知行很难合一”,这句话就好像是“免死金牌”,让自己的一次次错误显得——并不是那么不可原谅。
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血淋淋的亏损会告诉你什么才是事实,知行不合一跟“愚昧无知”并无结果上的差别,不知而行碰运气,知而不行等于无知,偏要强调“自己知道”只不过是“不肯承认错误”的最后的“遮羞布”,惯性为错误找借口是大脑的“自我欺骗”,而现实的真相,持续的亏损就摆在眼前,只是很多人不敢去看,甚至不敢回顾自己过去的交割单。
何解?
从承认自己“无知”开始,从自身“学”开始,从“知”到“行”这条路的起步,从“理论”到“实践”,“实践”验证“理论”的螺旋式学起步。最终达到“知”与“行”的同步和一体化。
一如慧能大师所云:一切福田,不离方寸;从心而觅,感无不通。求在我,不独得道德仁义,亦得功名富贵。
道德任义与功名富贵是相辅相成,同步发生的,德配其位,名副其实。换句话说,如果德不配位,名不副实,知行不合一,交易之路自然无法持久。
那么当知行合一的“知道”和“实践”开始同步进行,不再有先知道后实践或者先实践后知道的先后关系,自然而然的“知道”与“实践”同步一体化进行的时候,就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了。
一、总体原则
知行不合一包括两个方面:
不知而行——不知道但却偏偏做了——缺理论
知而不行——知道能做但没有做——缺实践
通过不断的市场理解和学形成“理论”,但理论或者“道”一定要能够落地才可以,这个落地的过程就叫“实践”。围绕“理论”和“实践”搭建“知行合一的模型”,进而把这个过程叫“形成模式”,最终达到运用模式去交易,这是“知行合一”的最终目的。
我画了个图便于大家理解:
(1)形成理论基石:
在市场实践中,市场理解中逐渐形成规律性的东西,形成理论,进而抽象化为“道”的领悟,这个过程是知行合一的“知”。
(2)理论到实践的过程:
通过理论体系的不断深化进而指导实践的过程,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精炼自己的“模式体系”,这个过程是知行合一的“行”。
(3)“知行合一”的模式化交易:
从“实践”中来,到“实践”中去,不断循环往复,螺旋式上升提升“知”与“行”,这个循环一体化的过程模式叫“知行合一模式”。
下面我们展开详细说明:
二、形成理论基石
知行合一的第一步就是需要不断学,提高理解和理论体系的搭建,这是交易之路的基石。
主要分三步走:
1.初步自我总结规律
市场是最好的老师,特别是短线之路,越发依赖市场语言,市场信号。其他一切消息,小作文,甚至利好都是“干扰”。这点是短线交易区别于其他长线投资或者价值投资很重要的一点。
我也是在长期的交易实践中逐渐理解了市场的盘面语言,最终决定走“市场派”的原因。市场派讲究——以经解经,以盘解盘。通过市场本身的语言去解读市场的走势。
除此之外,随着市场实践的积累,我相信还会有很多很多的规律大家可以摸索出来,比如退潮或者震荡期,市场容易出现“弱转强卡位”现象,再比如题材进行到后期退潮,市场容易自发“切换”到新的题材等等。
初步总结规律这一步非常重要,它代表了交易者开始形成“独立思考思维”,进而开始有了自己的“理论胚子”,为接下来的认知提高打下了“基础”。
2.借助“巨人的肩膀”
人类擅长使用工具,同样知识的积累也要擅长借助“巨人的肩膀”,前人的经验。
当然这一过程我更加提倡是“借鉴”,而不是完全“沿袭”。各大游资心法语录,成熟的交易体系,高人的“妙语连珠”,市面上能够获取的信息太多,但同样也太杂。要选择性的摘录和理解。且要根据自己上一步搭建的“骨架”去添砖加瓦,而不是“东拼西凑”没有体系。
短线的理论体系首推养家心法。另外92科比,小鳄鱼,一瞬流光等人的语录也值得借鉴。
3.融会贯通形成体系
交易之道的核心,包括养家在内的各种“心法”相信大家都已耳熟能详。但是如何“吸收为我所用”,形成自己的“看的懂”,“行得通”的理论体系,才是最“实实在在”切实有效之路。
搭建体系不是一日之功,但是一开始一定要有这个“思维”,战场上成建制的一股百人团能够轻松战胜千人的散兵游勇。那么短线交易的领悟,在博弈的极端化过程中,比的并不是你比别人聪明,你比别人运气好。比的是谁的模式和体系更符合当下市场,谁的知行合一贯彻的更加彻底,谁就能更加稳定,也就能“存活”的更久,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。
三、理论到实践的过程
我们都知道春秋诸子百家,可以说传统文化理论这部分,春秋时期已经是巅峰了,后代文人主要做的是“修编”前人的经典,或者“延伸说明”。同样道理,理论的总结,道的领悟固然重要,但是如何指导实践落地,如何搭建“心法”与“技法”的桥梁也是非常重要的课题。大多数人无法知行合一的很重要原因也是做不好从“知”到“行”的桥梁。
前一章节讲述如何有意识的形成自己理论体系,那么下一步更重要“桥梁”是:
需要串联自己的理论宝藏,强化自己的理论效率。
关键词:串联,效率
盘面错综复杂,开盘过程中大多数人手忙脚乱是常态,也是正常的。面对多变复杂的盘面,很多时候做决定的时间可能只有1分钟都不到,甚至只有几秒钟,这么短的时间内,再强大的cpu大脑也无法去理清楚:
1.现阶段市场的周期,情绪
2.现阶段的板块强度,持续性
3.市场动态如何演绎,选票背后的逻辑
以上很多东西都无法临盘去做决策,那么怎么办?
这就需要用到——点,线,面的“链状”思维逻辑,这个方法也是当初学生时代养成的好惯。
通过总结一个理论点——来概括一串知识线——进而可以囊括一系列的知识面。比如“分歧日龙或者空”这句就是我高度凝练的“理论点”,在关键时刻就能“高效”指导操作或者提供“指示。”
这也是我的《莫云交易大体系》里总结的一系列比如“酒杯塔理论”,“水涨船高理论”,“左侧交易法则”,“出身论”,“强者思维”,“交易审美”等等的“理论点”深层逻辑。
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8月轮动行情,根据“水涨船高”的看盘逻辑判断——市场依旧左侧行情——根据左侧交易法则——结合酒杯塔地位理论——得出只做近期定了地位龙头的低吸策略。
这个逻辑如果熟练运用,盘前做好策略计划临盘只需要短短几秒就能达到“知行合一”,简单,高效,且有效。
另外,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,除了前面提到的“精炼思维”,还需要多实践,从量变才能引起质变,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:
1.控仓实践形成“肌肉记忆”:
控仓是第一要务,无论是多小的资金体量,学不会控仓,就没法做大做强。通过控制仓位去尝试不同的战术,在失败中总结体会规律形成理论体系,这是必经的过程。没有人能够直接把“十年功力”直接传授给你,就算给你也留不住。因为一开始你的“容量”并不大装不下,这也是常言道师傅领进门,修行看个人的原因。
2.扬长避短精炼“优势战法”:
每个人性格特点不同,最终成型的“模式”肯定也是不完全相同的,就算跟着我手把手教的朋友们,最后也会有自己的特点。这个并没有关系,扬长避短,趋利避害本身就短线的特点。
学会经常回顾自己的交割单是个好惯,越是亏损越要直面交割单,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。自己的交割单都无法直视,又如何敢直视短线血雨纷争的战场。
3.纪律约束设置前置条件
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从理论到实践这个过程没有约束的话,那实践就是空谈,根本没法实践。
因此我的经验是一定要有自己的“纪律”,且要做一个言而有信,言出必达的人。做票如做人,做人如做票。有些人是不仅对他人无信用可言,对自己也没有信用。交易归根到底是自己的事,自己的纪律都不遵守,又怎么能够做的好票?对纪律不负责任,就是对交易不负责任,交易自然不会善待你。
四、“知行合一”的模式化交易
通过上一章节我们运用“点线面”的思维逻辑,通过一个“理论点”指导实践的“初级阶段”,初步或者说偶尔“达到”知行合一的门槛,但还远远不够。
知行合一的“实施”最主要还是要靠“模式化交易”来“践行”。并且在模式化过程中不断的循环从实践到理论,理论再到实践的全过程。
市场的变幻莫测,人性的贪婪恐惧,对弈的尔虞我诈,常态的内卷行情,每一项都如峭壁千仞,惊涛骇浪,横亘在每个人的面前,难以翻越。
我们能做的只有如“愚公移山”般的精神,不断磨练自己的“交易大体系”,千淬百炼后定当如“神兵利器”,披荆斩棘,乘风破浪,无往不利。
我所理解的市场派的交易大体系的模式,是一个能够经得起反复推敲的动态的方法论。
1)它不是唯一解,每个人都能形成符合自己理解的“大体系”。
2)它也不是恒定不变的,顺势而变的模式才是与时俱进,最行之有效的“方法”。
3)它更是有强逻辑支撑,能够反复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模式。
于我个人而言,比如我的交易大体系,从自我觉醒的种子,市场派的认知土壤,理论支撑的阳光雨露,小升浪的气候变化等这几个大章节,最终的目的都指向——龙空龙战法的开花结果,都是为了确保在“出手”的那一刻,背后的逻辑更强有力,准确度更高,更有确定性。
市场派的龙空龙战法,功夫花在盘前,盘中只看发挥,大道至简,进而简化成“2+1+N”买点原则,这个原则框定了很多前置条件,不满足条件无形中就能做到“空”。
目前这个2+1+N的最终版本,符合条件的龙头,就是我的模式,这个模式包含“背后一大堆强支撑逻辑”,包括前面提到的“点线面”的思维方法,但在临盘那一刻,我不需要再回顾背后的逻辑,只要遵守我的模式买点就可以,简单高效且有确定性。这是知行合一之路,也是通往模式化的职业之路。
尾声
本文是我近期长期思考和实践得出的一个系统性的方法论,通过“理论”到“实践”的全过程分解,梳理出的相对切实可行的路径。
知行合一之路道阻且长,但却是短线交易的必经之路,这条路我也在摸索之中,如想进一步可与我探讨学。本文分享谨抛砖引玉,仅供参考,如有帮助请点赞支持,谢谢大家。